您好,欢迎来到都市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都市网 > 品牌策划 >【喜迎十九大】促进公平正义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喜迎十九大】促进公平正义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都市网  日期:2017/10/21 13:59:49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喜迎十九大】促进公平正义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新闻10月14日讯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随着中国30多年改革的深入,公平正义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公平正义的目标始终内嵌于执政理念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得到更进一步继承与发展。

社会公平正义考验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能力

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国家在进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时,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有违社会公正的问题。我国由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问题也必须面对。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考验着党长期执政的能力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告诫全党:“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注重公平正义问题,一再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落脚点。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执政理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共享主要解决的就是公平正义的问题。

规划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十三五”规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共享社会的前景和蓝图,也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做大“蛋糕” 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的中心工作依然是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13亿的人口基数使人均GDP排到世界的80位。要想整体提高13亿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显然还要付出艰苦努力。

这并不是说要等到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再来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发展程度不能成为影响公平正义的理由。

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将蛋糕做大,让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实现一定发展水平上的公平正义。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国情,坚定执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改革。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面临着改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结构、提高发展效益、推进结构性改革等问题。这更需要党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注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向着效率、质量、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力争让人民感受到更有质量的发展水平,力争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公平正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个系统工程,根本还是要靠制度来保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随着在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上确实存在着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制度、法律、政策方面的调整是可以解决的。

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是解决民生问题。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刚刚当选总书记,就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环境,这些群众最关心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和民生建设的主要内容。

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其突破口,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要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还需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发展的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强势反腐 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这一新提法显示了党中央对腐败问题的高度重视。

近些年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权交易,家族腐败、圈子腐败等屡见不鲜。从这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上至“国字级”高官,下至基层普通工作人员,涉及金额动辄数以亿计,其腐败程度令人咂舌,破坏党的执政公信力,对社会公平正义更是极大的挑战。

剔除腐败这颗毒瘤,还政治生态以山清水秀,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决维护。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坚持“老虎” “苍蝇”一起打,“猎狐”追逃不拘国界,将反腐延伸到世界另一端。

党中央用事实告诉人民,无论是谁,不论职位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追查和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外媒评价中国的新一轮反腐为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世界对中国产生了新的期待。在党中央高压反腐态势震慑下,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

加强制度建设,不给腐败留空间,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必由之路。面对依然严峻的反腐形势,习近平非常重视巡视工作,战略性地进一步将巡视工作提升为制度安排,强调要根据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巡视制度,真正发挥这项监督制度的威慑作用,遏制腐败蔓延。

2014年6月30日,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向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迈进。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解决“不能腐”的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惩治腐败固然可以起到正风气、宏正义的目的,但重要的是还需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

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一直在路上。“八项规定”、“三严三实”等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必然有助于打造一支“不想腐”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真正担当起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重任。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公平正义也会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我们期待着,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更全面地获得自我实现。中国不但能成为一个高度繁荣的社会,也必然能成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唐蕊)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喜迎十九大】促进公平正义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好搜搜索【喜迎十九大】促进公平正义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有道搜索【喜迎十九大】促进公平正义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搜狗搜索【喜迎十九大】促进公平正义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都市网

QQ:5352559 9229998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53525599@qq.com

版权所有:都市网